新能源车汽修人才缺口达80% 技校改革与车企售后需发力
2023年,新能源车产业仍保持旺盛势头,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294万辆,同比增长46.8%,市场占有率为27.7%。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1.3万辆和7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和60.2%,市场占有率达30.1%。乘联会预测指出,2023年国内乘用车销量为235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
然而,在新能源车产销量连创新高的同时,不少车主也反映自家新能源车面临“修车难”问题。由于电动车工作原理、内部构造与燃油车截然不同,这导致了此前从事汽车养护、维修服务的养车平台们,开始出现电动车维修能力不足的情况。不少汽修门店都是“只能修油车、不修电车”,“不具备电车故障检测能力”。
之所以出现此类情况,在于传统汽修门店在电动车修理设备、人才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电车里面有许多高压电的部分,此类门店没有配备专门的检测设备。同时,新能源车汽修人才需接受电工技能培训,获取电工证持证上岗,而部分汽修人员并不具备相应技能和资格。
据工信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总量预计达到120万人,但人才缺口预计可达103万人。其中,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将面临80%的人才空白。如果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新能源车将出现严重的售后服务短板,引发大量消费者投诉,进而危及行业长期发展。
对此,多方共建对应人才培训体系,已经成为新能源车汽修行业发展的关键。政府应推动相关职业教育体系的同步改革,在技校汽修专业中,增加有关新能源车汽修技能培训内容。
据介绍,电工培训需要3到6个月,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工人才,还需1到2年的学习和实践,而技校培训为3年。因此,各地教育部门应尽快制定所在地方技校汽修专业转型方案,通过引入懂得电工知识的教师,根据新能源车行业发展,设计与之匹配的汽修技能培训模式。从汽修专业一年级开始,技校为学员提供“三电”等新技能培训,技校还可与汽修企业加强联动,让二、三年级的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有更加充分的实习经历,从而建立起新能源车汽修人才梯队。
也要看到,让更多传统燃油车汽修人才尽快完成转型,不仅能解决就业,海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新能源车汽修人才供应。因此,各地可针对在职汽修人才的新能源车汽修技能培训,通过学费减免、补贴等方式,鼓励更多在职汽修人才完成相应培训,从而获取电工证等资格。
目前,基于新能源车汽修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以及自身业务所需,在售后模式上,特斯拉、蔚来、理想等则均采用自营+外部合作的模式;零跑汽车则选择了和途虎等连锁汽修服务商合作,提供产品的售后维保服务。部分新能源车企加速“售后一体”,进军新能源车汽修领域,或者与汽修产业链企业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车汽修人才建设,有助于扩大汽修人才增量。对此,各地可出台扶持政策,引导更多车企采用此类模式。
新能源车在产销方面跑在前面,汽修人才培养不能远远落在后面。作为一个新兴职业,多方共建对应新能源车汽修人才培训体系,从而实现转型培训成本的合理化均摊、强化技校与汽修一线的协同合作,让学员毕业后就能无缝对接到实操一线,引导更多有实力的新能源车企或者专业汽修平台投资汽修市场,带来改造资金。通过以上举措,不仅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完善的新能源车售后服务,也将加速开创一个千亿级的蓝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