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车企接巨额罚单 环保风暴刮向汽车业

中国汽车报 | 2018-01-17 10:30
分享到:

1月9日下午,环保部官网发布一则消息——《环境保护部首次处罚机动车生产企业》,提到因违反大气污染防治制度,近日通报处罚了两家机动车生产企业。其中,对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开出了一张3000多万元的罚单,对山东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处罚700余万元。消息一出,引发行业震动。

“这次重处罚之后,不排除会出现情节更严重、处罚更大的罚单。”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此次处罚事件,是环保部2018年针对机动车治污工作打响的第一枪。这也是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后环境保护部第一次向车企开出的、金额最大的一次罚单。

对同类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这两个案件作为‘十九大’之后环保部首次处罚的案件具有示范效应,对同类环境违法行为将起到震慑作用。”《环境保护部首次处罚机动车生产企业》一文中的这句话点名了此次雷霆出击的意义与作用。

《中国汽车报》记者梳理了该罚款事件,企业被罚款因为存在尾气排放不合格、OBD弄虚作假的行为。通报指出,凯马汽车的8辆柴油轻卡和唐骏欧铃的109辆柴油轻卡的尾气排放未达到国四排放标准。其中,氮氧化物、碳氢+氮氧化物排放均超出了标准限值。

另外,山东凯马的318辆重型柴油货车OBD系统检验不符合标准要求,屏蔽部分主要功能(抽检的3辆重型柴油车及后处理装置不能通过车载诊断系统读取车辆信息,不能对堵塞EGR进气管故障进行报警),属“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冒充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行为。

因此,环保部对上述两家企业进行罚没款、责令改正、停产整治。环保部指出,对两个典型环境违法案件直接实施行政处罚,开出上千万元的巨额罚单,表明了环保部对违法排污的“零容忍”态度。

对于环保部的重拳治污行动,业内人士纷纷叫好。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后处理产品总工程师龙顺洪表示,罚款事件表明了政府治理尾气排放的决心,尾气不达标,后处理系统造假的现象由来已久,极大扰乱了正常的行业竞争秩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之前,监管力度一直跟不上,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这次处罚事件对违规企业敲响了警钟,对推动行业有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巨额处罚表明国家对汽车行业的环保治理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说。

据悉,环保部专门成立了柴油车打假专项工作组,于2016年1月组织开展柴油车专项监督检查。专项工作组通过在市场销售环节委托第三方购置新车、在企业生产现场随机抽样的方式按标准要求抽取车辆,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并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

“柴油车打假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环保部大气司、环监局、政法司和北京市环保局有关人员构成。大气司司长任组长,大气司分管副司长、环监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环保部大气司机动车处。”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两车企接巨额罚单 环保风暴刮向汽车业

机动车环保治理?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据悉,2018年,环保部将在全国开展机动车和油品监督检查,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环保部同时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全面贯彻实施新《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惩生产超标机动车和污染控制装置弄虚作假行为。

对此,龙顺洪认为,相关部门应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还要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同时还应加强在用车的监管,比如可以对在用车企业设立一定的准入门槛。同时,因为环保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建议环保部不放权给地方政府。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就处罚两家机动车生产企业答记者问时表示,将严格实施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持续加大新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工作力度,逐步建立完善的机动车环境监管长效机制。

据记者了解,环保部下一步将从三方面来建立长效机制体系。一是加快建立完善事前信息公开制度、事中达标监管制度、事后环保召回制度“三位一体”的机动车环境监管体系。二是加快推进监控平台建设,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对新车环保达标管控。三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对于执法监管,田为勇特别提出,将对整车生产企业、发动机生产企业、后处理生产企业及其他环保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常态化、不定期组织开展新车生产、销售环节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篡改、屏蔽车载诊断系统(OBD)软件弄虚作假、未按要求进行环保信息公开等各类违法行为,并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建立整车企业、发动机企业及后处理企业等违法行为黑名单,实行多部门联合惩戒。

姚春德指出,进行环保治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特别是做好车辆生产企业的环保监管。从生产企业这个源头治理,成本低,效果好。此外,对于在用车环保治理还应调动用户环保的积极性,多管齐下,汽车行业的污染治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正如上述环保部相关负责人所述,不排除未来会有更大罚单。这意味着对违规机动车的环保治理将制度化、常态化。因此,相关生产企业应高度重视,引以为戒,不存侥幸心理,规范经营。

从“车企第一罚单”事件透露出一个信号:机动车排放是硬指标,弄虚作假难以过关。企业只有严守环保底线,才能谋求更大发展。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