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于武:引进外资压倒一切存弊病
核心零部件技术缺失卡住了由大转强的“脖子”
无论是国际零部件巨头手中的高压共轨、电喷技术,还是未来很可能在国内车型上标配的启停装置,大多未能被中方的企业所获得和掌握,卡住了零部件核心技术的“脖子”,就是对中国汽车由大转强的隐患。
“说是控制也好,垄断也罢,总之,我们处于绝对的劣势,生产高压共轨的中国企业有谁?这个问题太严重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不无感慨地说。
落到具体问题来看,一直为业界呼吁甚高的“自主掌握电喷技术”,目前迟迟未果。要想确保发动机充分燃烧,燃烧效率越充分,雾化、分层、多点喷射,是电喷技术必须掌握的核心。
一方面,国内的多次机动车排放升级,因为油品含硫量过高而多次搁置,这对于提升环保能力,甚至避免大面积雾霾,都是一种负效应。另一方面,核心技术往往为外方所掌控,成本居高不下,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比如不设防,没有50%的股比政策,汽车零部件目前确实非常不乐观。”付于武说。“汽车电子的现状是什么?从电子行业来讲,当时就全面放开。大到芯片我们做不了,小到传感器,一辆车一千个传感器,角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各种传感器,我们做不了,全是国外的。”
据付于武回顾:当时压倒一切的是引进外资,并没有强调技术。资金是相对匮乏的,各地招商引资,把资本引过来。“汽车零部件当时就放开了,不设股比,所以形成了博世有40个厂,都独资,谁跟你合。”
“不带你玩,你不能理想主义。现在小众的产品,高端的如马丁,也想进中国。但不跟你合资,只到中国组装、避税。这很现实。”付于武说。
对于高压共轨的发展,付于武最为心痛,他一直跟踪多年,包括由工程学会牵头,开展国家立项,组织产学研,跨行业攻关,但走得仍很艰难。
韩国汽车的启示 "先借鉴再单干"
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自主品牌,很多都朝着韩系看齐:韩国汽车起步也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在早期引入国外技术之后,偏偏走出一条独立发展的路径。
在付于武看来:统一认识是必要的,光合资是不行的。新的创新之路,寻求新的国际合作,都不能丢弃自力更生的原动力。其实,汽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战略,涉及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美国的汽车是国家战略,从克林顿到小布什,到奥巴马,总统直接介入汽车的政治。”
到底要向韩国汽车学什么?先要从自身入手,国企改革首当其冲。领导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实现政企剥离,市场化运作,“任期5年,不能超过两个5年。你说让他不合资,不追求利益最大化,能行吗?”
韩国汽车工业在第一阶段发展时,也是合资引进日本技术,但下一个十年就独立发展,这是合资合作的初衷,合资不能成为目的,更不能为了合资而合资。
付于武回忆:在1992年中韩没建交前,作为一汽的代表,付于武在1988年就曾到韩国考察。当时一汽要搞熊猫轿车,而韩国汽车企业当时有支持的意向。
“到了韩国,看到一个20亿美金的发动机研发中心,当时韩国人就说,不能依赖日本,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动机。此外,还有一个1.3升轿车的生产线,30万的经济规模。当时我们没这个规模的概念。”付于武说。
目前来看,很多自主品牌也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包括长城、红旗、比亚迪、观致、长安走的道路,是艰辛发力的阶段。这也是必须挺住的阶段。“现在谁也不反对国际化,包括观致这条路我们都接受了,完全由国际化的团队正向走,但是品牌属于中国。要保护还是竞争?只有竞争企业才会强大。”国际合作不是不可以,但要以我为主,更要重视方法和手段,。
车联网引发未来话题 不可或缺的战略选择
谈及今后的发力点,付于武直言不讳:对工程学会而言,今年最大的项目可能就是在上海召开的年会,是一汽总工程师李骏在担任全球汽车工程师学会主席后,要开展的一次全球技术峰会,预计将在今年9月份召开。
“而车联网和新能源,将是今年的重点工作,这将是影响未来的两个战略选择。”付于武说。
在付于武看来,车联网是一个大概念,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它真正的技术含义是主动安全,V TO V(车和车)、V TO R(车与路)的综合环境利用开发。“车联网是影响未来的主流新技术之一,去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主题就是新能源和车联网,非常好。”
车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智能交通”,付于武对此给出了一个数据:17%的节能率。一旦只能交通能够良好的开展,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能源成本,都会得到大幅削减。
“它还有一个很大的功能,优化系统、大数据、大后台。把所有因素都整合起来,使道路的容积放大。北京的交通通过车联网,以及各种通讯应用,可以使容积放大2.8倍,这是世界车联网的统计成果。”付于武说。
相比之下,过去整车厂对此并不感兴趣,但随着IT产业的率先推进,带动了整车厂的参与,将整车厂的目的和功能提出了改进,确保信息整合在一起。例如信息的增值服务,车载信息系统,都有开发的价值。
“车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智能手机,即便现阶段智能手机提供了载体,今年我们的《蓝皮书》第三组,就谈到了工业革命与车联网。它是通信行业、IT行业和整车企业,甚至物流都参与的联合项目。”
谈及无人驾驶,在付于武看来是车联网以及智能交通的延伸,是更高阶段的应用和体验。“最难的是车和路、车和车,它们之间的通讯和解码。安全是最关键的因素,虽然把网络通讯联系起来,成本增加不多,但要做到百分百的安全,才能可行。”付于武说。
无论是国际零部件巨头手中的高压共轨、电喷技术,还是未来很可能在国内车型上标配的启停装置,大多未能被中方的企业所获得和掌握,卡住了零部件核心技术的“脖子”,就是对中国汽车由大转强的隐患。
“说是控制也好,垄断也罢,总之,我们处于绝对的劣势,生产高压共轨的中国企业有谁?这个问题太严重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不无感慨地说。
落到具体问题来看,一直为业界呼吁甚高的“自主掌握电喷技术”,目前迟迟未果。要想确保发动机充分燃烧,燃烧效率越充分,雾化、分层、多点喷射,是电喷技术必须掌握的核心。
一方面,国内的多次机动车排放升级,因为油品含硫量过高而多次搁置,这对于提升环保能力,甚至避免大面积雾霾,都是一种负效应。另一方面,核心技术往往为外方所掌控,成本居高不下,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比如不设防,没有50%的股比政策,汽车零部件目前确实非常不乐观。”付于武说。“汽车电子的现状是什么?从电子行业来讲,当时就全面放开。大到芯片我们做不了,小到传感器,一辆车一千个传感器,角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各种传感器,我们做不了,全是国外的。”
据付于武回顾:当时压倒一切的是引进外资,并没有强调技术。资金是相对匮乏的,各地招商引资,把资本引过来。“汽车零部件当时就放开了,不设股比,所以形成了博世有40个厂,都独资,谁跟你合。”
“不带你玩,你不能理想主义。现在小众的产品,高端的如马丁,也想进中国。但不跟你合资,只到中国组装、避税。这很现实。”付于武说。
对于高压共轨的发展,付于武最为心痛,他一直跟踪多年,包括由工程学会牵头,开展国家立项,组织产学研,跨行业攻关,但走得仍很艰难。
韩国汽车的启示 "先借鉴再单干"
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自主品牌,很多都朝着韩系看齐:韩国汽车起步也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在早期引入国外技术之后,偏偏走出一条独立发展的路径。
在付于武看来:统一认识是必要的,光合资是不行的。新的创新之路,寻求新的国际合作,都不能丢弃自力更生的原动力。其实,汽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战略,涉及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美国的汽车是国家战略,从克林顿到小布什,到奥巴马,总统直接介入汽车的政治。”
到底要向韩国汽车学什么?先要从自身入手,国企改革首当其冲。领导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实现政企剥离,市场化运作,“任期5年,不能超过两个5年。你说让他不合资,不追求利益最大化,能行吗?”
韩国汽车工业在第一阶段发展时,也是合资引进日本技术,但下一个十年就独立发展,这是合资合作的初衷,合资不能成为目的,更不能为了合资而合资。
付于武回忆:在1992年中韩没建交前,作为一汽的代表,付于武在1988年就曾到韩国考察。当时一汽要搞熊猫轿车,而韩国汽车企业当时有支持的意向。
“到了韩国,看到一个20亿美金的发动机研发中心,当时韩国人就说,不能依赖日本,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动机。此外,还有一个1.3升轿车的生产线,30万的经济规模。当时我们没这个规模的概念。”付于武说。
目前来看,很多自主品牌也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包括长城、红旗、比亚迪、观致、长安走的道路,是艰辛发力的阶段。这也是必须挺住的阶段。“现在谁也不反对国际化,包括观致这条路我们都接受了,完全由国际化的团队正向走,但是品牌属于中国。要保护还是竞争?只有竞争企业才会强大。”国际合作不是不可以,但要以我为主,更要重视方法和手段,。
车联网引发未来话题 不可或缺的战略选择
谈及今后的发力点,付于武直言不讳:对工程学会而言,今年最大的项目可能就是在上海召开的年会,是一汽总工程师李骏在担任全球汽车工程师学会主席后,要开展的一次全球技术峰会,预计将在今年9月份召开。
“而车联网和新能源,将是今年的重点工作,这将是影响未来的两个战略选择。”付于武说。
在付于武看来,车联网是一个大概念,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它真正的技术含义是主动安全,V TO V(车和车)、V TO R(车与路)的综合环境利用开发。“车联网是影响未来的主流新技术之一,去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主题就是新能源和车联网,非常好。”
车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智能交通”,付于武对此给出了一个数据:17%的节能率。一旦只能交通能够良好的开展,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能源成本,都会得到大幅削减。
“它还有一个很大的功能,优化系统、大数据、大后台。把所有因素都整合起来,使道路的容积放大。北京的交通通过车联网,以及各种通讯应用,可以使容积放大2.8倍,这是世界车联网的统计成果。”付于武说。
相比之下,过去整车厂对此并不感兴趣,但随着IT产业的率先推进,带动了整车厂的参与,将整车厂的目的和功能提出了改进,确保信息整合在一起。例如信息的增值服务,车载信息系统,都有开发的价值。
“车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智能手机,即便现阶段智能手机提供了载体,今年我们的《蓝皮书》第三组,就谈到了工业革命与车联网。它是通信行业、IT行业和整车企业,甚至物流都参与的联合项目。”
谈及无人驾驶,在付于武看来是车联网以及智能交通的延伸,是更高阶段的应用和体验。“最难的是车和路、车和车,它们之间的通讯和解码。安全是最关键的因素,虽然把网络通讯联系起来,成本增加不多,但要做到百分百的安全,才能可行。”付于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