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里:中国"特斯拉们"崭露头角 需要扶持

新浪汽车综合 | 2013-12-12 10:41
分享到:
  12月7日,以“共担责任与有序发展”为主题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届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从多个角度对中国进口汽车市场进行探讨。
  以下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万里发言实录:
  今年是恰逢中国汽车产业发展60年,改革开放35年之际,我想就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辉煌成果和当下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创新等方面提出一些观点与大家交流,并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讲三方面。
  第一方面,关于改革开放35年汽车产业的辉煌成就。
  汽车产业的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5年,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极其辉煌成就。概括起来至少有10方面基本成就。
  1、依靠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的重大转型和升级。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30余年中发布并实施了1994年版和2004年版两个产业政策,实践证明承受住加入WTO后的全面开放的环境,和国家持续高强度发展的考验,中国汽车工业的增加值近10多年来一直保持在GDP的2%以上的这样一个水平,实现了产业政策设计的多元化目标。完成了从无到有,从乱到治,从小到大,多次重大的转型和升级过程。有利支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建成成为了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汽车消费持续拉动。为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提供坚实保障。目前形成的市场所需求的绝大多数的各类汽车产品都能在国内制造,并且供给这样的局面。整车的进口数量一直在国内市场10%以下这样的水平。无论是数量和金额都在产业安全的范围内,改善长期供给不足状况,并为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提供坚实保障。
  3、坚持对外开放加快了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汽车产业不能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供给,成为约束国家发展的短板,国家将汽车工业作为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先进产业,从1984年起中国引进技术,合资合作方式先后批准一批中外合资的汽车企业,迅速填补了我国在启动车等等方面空白。并通过实行优惠的政策,加强了汽车零部件产业化基础,实践证明中央加快开放的方式,倒逼改革的机制,加快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进程。
  4、相关工业产业带动,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
  5、对社会经济上下游的牵引,催生了服务贸易领域升级。
  6、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介入,增强了产业活力,并为探索自主发展模式奠定了坚定基础。1998年后加入到WTO前,当时的国家主管部门先后批准了一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轿车价格一路下降,我国汽车中国品牌不仅继续保持在商用车领域主导地位,在以轿车为主的乘用车领域里面也取得了明显成绩。2011年优惠政策最多,中国品牌轿车占有率稳定在27%左右这样的水平上。证明中国品牌逐渐被消费者认识,认知和认可。
  7、传统汽车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8、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经受住考验。
  9、拓展国际市场加快了汽车及各相关工业“走出去”的进程。
  我国汽车出口量逐渐提高。2012年首次突破100万,今年增幅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平稳态势。
  10、准入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通过提高投资和准入门槛,制订退出机制,规范生产秩序,有效抑制了盲目投资,促进行业良性竞争。
  第二方面,介绍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7个方面趋势。
  全世界第一辆汽车诞生至今127年,在世界汽车发展过程中世界汽车产业出现过四次重心转移,每次都与技术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创新紧密相关,并取得了产业规模创新性的突破。
  第一次从欧洲转到美国,形成了汽车产业化,产业规模化的模式。第二次是从美国转到欧洲,实现了产品的大众化需求。第三次是从欧洲转到日本,出现了精益化生产方式,第四从日韩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全球化产业布局特征。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7个方面。
  1、跨国公司的生产中心进一步向新兴市场转移。在发达国家市场的饱和以及世界汽车行业竞争加快背景下,汽车消费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各大制造商将汽车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整车出口向技术输出转变,降低生产成本。整车以海外独资设厂和合资两种方式。对外投资企业以技术控制为主,采取本地化采购销售策略。
  2、跨国汽车公司间通过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行业利润进一步降低。国外各大汽车公司为了应对挑战,进一步加快战略联盟部署,实现技术共享,成本降低,早期的雷诺、日产之后,菲亚特,丰田,大众与铃木相继达成战略合作。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整车企业之间,整车与零部件,与各个企业的战略联盟利润越来越多。
  3、跨国公司加强在全国市场资源配置和优化。目前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开始全球范围配置资源。适应各地区不同环境和市场需求,产业链中主要环节分布不再局限于一国地理范围,立足于全球品牌操作。伴随汽车产业全球化,整车装备和零部件企业呈现分离趋势,零部件跨国公司越来越多,零部件企业与整车装备企业之间,以合同为纽带网络型组织结构日趋明显。各大公司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纷纷改革供应体制,按零部件性质性能质量价值实行全球采购。最大限度利用全球化资源。
  4、新能源汽车强度成为未来的汽车市场需求的方向。当前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严重,欧洲欧美日等国纷纷制订了严格的汽车排放和油耗限制。跨国公司加紧研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各国政府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型产业之一重点扶持,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和激励政策。目前趋势看2020年以后,传统汽车需求总量逐渐减少。混合动力及纯电力汽车逐渐增加。为了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需求发展方向。
  这张图是国际能源署一张图。展望到2050年,将从目前的以传统石化燃料为主,之后出现以混合动力和替代能源为先导,发展成为传统燃料、替代能源、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并存的局面。到2050年,在世界汽车保有量中,这个灰色的最下面的部分传统汽车比例会越来越小。形成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导的局面。
  5、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要求多样化。近天来新兴市场中汽车消费快速发展,保有量逐年提高,消费者对汽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以及网络等要求也在提高。新兴市场各国气侯、路况均有很大差别,消费者驾驶习惯不同,因此汽车产品在质量、性能上需满足不同气侯、路况条件。此外二手车汽车销售发达,配件更换需求量增大。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方方面面要求提高,以服务为主的经济形态将成为主流。一些专家认为,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经济形态也将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向体验经济形态发展。汽车产业一定会在体验经济当中孕育发展,成为最活跃最充分的一种表现形式。
  6、技术发展呈现四大趋势。安全、环保、节能仍是技术发展主要趋势。另一个新趋势是大幅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可能会成为一种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技术趋势。
  付于武会长最近访问了日本,他介绍日本一些汽车公司已经提出降低3个50%的指标,哪三方面?重量降低50%,工厂的占地面积降低50%,排放降低50%,在这样三个降低50%情况下,生产的价格在5万元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趋势。今天我也是觉得这是他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7、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下,汽车产业有可能成为推动人类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变革,影响人类思维方式的重要载体。人类近现代发展史经历了电力时代等等。20世纪40、50年代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包括人工合成材料、电子生物技术等一系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以这些重大突破为标志,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态势如火如荼不断深入。在人类文明史上又一次重大飞跃。这一次科技改革推动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变革,而且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在汽车领域,传统技术的创新方兴未艾,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升级、资源竞争、贸易保护进一步强化的同时,制造业回归已经成为美欧日等国的国策,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兴起,新的技术升级局面会呼之欲出。
  汽车会出现汽车动力的多元化,加上智能化这样一个发展趋势,汽车本身发展的主要特征。这还没有结束,动力多元化、智能化汽车化后,还要与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城市深度融合,而且这种趋势不断加快。许多有识之士语言,在全新的社会经济框架下,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形态和思维模式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欧洲、日本节能汽车小型化示范区域展示的已经不仅仅是汽车产品自身创新,更多显示三个,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城市新格局下,新一代产品展示综合能力。
  美国通用公司预言,到2030年汽车将主要以电驱动为主,具有更具社会化和个性化功能,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常态。汽车产品的私人属性将大大弱化。这一前景是当今时代人们无法想象的。
  以上的推断并非空穴来风,汽车产业在传统技术方面的进步突飞猛进,革命性变化也初见端倪。长期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各方面制约,一是受到关键核心技术的约束,目前的电池,驱动电机等处于研发阶段,尤其是动力电池技术突破性飞跃还有待时日。
  传统能源枯竭警钟响起,不断探明石油、天燃气储量,和液然气开发技术成熟,使人们仍然严重依赖传统能源。
  传统汽车产业自身也自觉和不自觉的对新能源执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进程缓慢。最近几年情况有所改变。
  一个出生于南非18岁从加拿大移民到美国的一个美国的第一代移民,今年才42岁,叫马斯特,以他奇思妙想的方式和持续激情正在改变传统汽车业,他的创新涉猎各个方面,从电子支付工具、太阳能充电站、私人航天、电动汽车、超高速广告列车到火星移民计划,挑战所有的领域,无所不包。
  去年他在第一款纯电动高级跑车已经量产下线,时速为200公里。拥有酷绚的车身设计以及17英寸超大触摸屏。2013年第一季度他已经营利,并且成为同级别北美这种车销量冠军,最近有消息已经打入香港市场,还听说已经在中国设立机构,股票价格一路飙升,最近又掉下来了。因为着了三次火。
  所以这种现场出现在美国不偶然,有生活的背景。我认为有以下背景:
  一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数是在美国开花结果。
  二是美国政府倡导新能源发展战略,广泛使用廉价新能源已经成为再工业化战略基础。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现。
  三是回归实体经济迫切预期。
  四是美国自由开放创新环境。
  五是管理制度是宽进严出的管理制度。
  六是资本运作模式和融资理念方式迥然不同。
  这个叫马斯特这个人在创业过程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有6次的融资机会,可以得到更好资金支持,在其他地区很难出现的现象。其实经济形态已经从服务经济转向体验经济。
  所以马斯特近乎疯狂的想法和行为,他能够创造出今天的一切,已经成为继乔布斯之后一个美国的符号。
  当然同时我们也看他这个产品定位在高端跑车,一炮打响。当他的产品价位低于4万美元时候,规模、生产方式、销售方式和服务方式是不是能够继续保持在高端电动跑车这样的模式上,为高端人群客户服务?值得观察。
  因此他目前的成功今后未必成功,当然同样在美国这样一个环境下,在这样一个创新的氛围中,风险仍然是巨大的。
  另外还一个公司叫飞丝特(音)公司,最近宣布破产了。所以讨论特斯劳(音)现象的持续发酵,能否影响现有世界汽车产业格局,甚至会不会出现汽车产业第五次改变。大家需要持续跟进观察。
  第三方面,关于加快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创新的思考。
  改革开放35年来,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依托于中国日益成熟的市场化,并主要依靠两个动力:一个动力是外生机制的动力,另一个动力是倒逼机制的动力。
  所谓外生机制就是利用三个红利,所谓生产要素红利,市场要素红利和全球化红利。所谓倒逼机制是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需求。在2001年进入WTO的时候就将尚未成长壮大中国汽车产业放到WTO机制下,进行严密管理。中国汽车产业在快速发展了10年中已经把所谓三个红利用尽了。
  我们把生产要素洼地,把东部市场洼地,以及吸引国际资金和技术洼地逐一填平。目前优势减弱。能源环境和交通设施的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矛盾日益凸现。汽车产面临种种结构性矛盾内部为主延伸到内外兼有。
  中国汽车产业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并且开始走向世界,我们开起适应WTO同时,西方国家谋求改变现有的机制。不管是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所谓的TTP,还是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协定所谓的TP/IP,还有一个美国人倡导的2012双边投资协定范围叫BIT,这三个形式都在试图突破WTO的范围。谋求这样一种在贸易、服务、投资领域更标准更自由化,实现事先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方式,形成美国可以主导的全球贸易规则体系。
  在全世界产业发展进程中,有4次产业转移,陆续出现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汽车强国。
  在第四次转移过程中,中国能否抓住机遇,从大变强?是中国汽车人多年追逐的梦想。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在看仅靠外生模式已经走到极致,同时国际环境国际规则大调整和技术将要发生突变,新一轮国际的到逼机制再一次起来,中国产业必须在这环境下寻找新的出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重大决定,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指名改革方向,汽车企业要加深内升机制,政府要转变思维转变职能,创造良好环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作用发挥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根据三中全会这样的一个改革方向,中国汽车产业要建立起具有足够的活力创新机制,至少要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组织国家工程要注重目标开放过程。硬性的规定具体的记录,将约束企业创新活动。我们观察最近两年的德国和日本新能源,德国国家电动车平台计划,日本叫新一代汽车战略。
  第二,发挥国家体制优势,集中解决共性技术和基础性难题。我们观察,整车企业实际已经完成了引进消化再吸收过程,已经逐渐向一个新层次发展转变。依靠整车企业内生动力有可能在这方面突破技术瓶颈。
  零部件企业是汽车产业基础,从其制造环节比重,零部件占70%以上。但是由于零部件企业一般体量比较小,目前实力不足以仅靠自身能力提高。零部件创新现在应该说主要集中在原始创新水平上。因此这样一个环节就需要发挥国家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鼓励以战略联盟方式,集中力量解决共性的技术和基础性难题。比如轻量化联盟,我们汽车工业协会现在也在想搞一个动力电池联盟,也是这样的尝试。
  第三,调整示范方向。我们有25个城市试点,我们关注重点主要是车辆制造本身以及参与示范车辆的数量。美国、日本、德国更加关注要解决多样性的能源和智能化汽车,有没有可能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和智能城进行对接。日本和德国的示范范围很小,但是题目却很大。国际汽车强国关注的不是近期,不是单纯产业,而是整个社会形态,汽车历次改变中有没有可以作为良好平台,带动整个社会形态改变。
  第四,改变补贴方式。我们现在新技术补贴直接补给企业,我们要是把优惠政策从补贴给生产企业改为对消费者直接补贴会带来什么好处?这样子可以把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知情权、选择权交给消费者,有利于按市场规律优胜劣汰,不好不买,有利于打破地方垄断。
  第五,加快企业准入制度市场化进程。不一定延续要政府批准过程,我工作中主要干这个事。历史证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每次在重大关头都有不俗的表现。比如说当年吉利进入市场,就带着一个客车的帽子进入的轿车市场。面对当今的难题,我们认为也一定有足够的智慧能够提出妥当的解决方案。据我观察,在中国一些企业崭露头角,需要我们持续观察和扶持。
  第六,深入对外开放。通过广泛的对外交流和深入的国际合作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加快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机制。
  第七,从低端入手争取突破技术体制的瓶颈。
  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高端消费者没有这么强环保意识,中国恰恰应该从低端入手,应该看到近10多年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这样一浪又一浪绿色出行解决方案层出不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现在又出现一个短途电动汽车,北京现在出现老人代步车。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市场规模。据外国专家说,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极其罕见的事情,因此要规范引导自发市场成为自觉市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汽车动力工业化道路。
  我们相信中国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增长实力的国家,中国汽车产业也具有由大到强雄厚基础。各位嘉宾,在中央重大改革若干问题重大绝对指引下,中国汽车产业一定能够依靠内生增长动力迈向新的辉煌,谢谢大家!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