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再提松绑二手车交易,将激活年交易超4000万辆的市场
6月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正着力推动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下一步商务部将推动取消对二手车交易的不合理限制,加快推进落实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进一步便利二手车交易,完善二手车流通领域相关政策,持续释放二手车消费潜力,全链条促进汽车消费,推动汽车市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手车市场规模达到万亿级,但是长期以来二手车跨省流通存在约束。业内普遍认为,二手车市场的发展,限迁政策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跨区域流通不畅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意味着二手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增强流通扩大方位,有利于促进二手车市场乃至整个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手车限迁政策松绑不断加码
近年来,国内二手车的流通环境已经逐步发生了改善。
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取消已经实施的限制二手车迁入政策,但各地对取消限迁政策的理解不一致,标准也不统一。2017年1月,商务部和环保部发文统一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的标准;同年3月,商务部、公安部和环保部三部委首次就二手车限迁问题发函,要求各地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尽管当年支持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频出,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全年二手车跨区域交易在整个二手车市场总交易占比仍较低,全年仅在25%左右。实际上,真正促进二手车市场交易活跃,跨区域流通交易占比出现明显提升是在近两年。
有二手车经销商从业者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虽然取消二手车限迁说了很多年,但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地,只是陆陆续续有个别省市逐渐放开,今年可以发现国家层面对二手车解除限迁、异地流转更为重视。”
今年2月商务部办公厅印发的《商务领域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指引》中提出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除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外,不得限制符合在用车排放标准的二手车迁入。此次是从制度层面有针对性解决二手车异地交易周期长、不便捷等问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取消对二手车交易的不合理限制,并将其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4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加快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推动各地区彻底清理违规设置的二手车迁入限制,放宽二手车经营条件。
几天后的4月18日,商务部、公安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便利二手车异地交易的通知》,推动二手车异地交易、便利二手车转移登记、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等举措。
从6月1日起,上海、天津、太原、沈阳等20个城市已经率先实现转入地“一站式”办理二手车交易发票开具、转移登记等手续,实现二手车交易登记的跨省通办;到2022年6月底前,全省各市州全面推行小型非营运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措施。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5月5月二手车转籍比例为28.33%,转籍比例较去年同期增长了0.93个百分点;环比上月增长了0.63个百分点。
进一步激活潜力,未来市场或超4000万辆
从2018年以来,得益于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解除二手车限迁政策的省市不断增加,明显促进了二手车跨区域流动。商务部去年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已有大气防治污染重点区域外的25个省市明确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相关地区也先取消了在省内的限迁。
从卖方市场来看,由于二手车的流出、迁入受限制,导致限迁地车辆估值偏高问题得到缓解,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能够更进一步加速全国二手车车源的流通;从买方市场来看,消费者可选择性增加,车辆价格底线降低、高线升高,非必须报废车辆可以转卖他地;对于二手车车商来说,其经济效益是和消费者挂钩的,车源增加,面向的客户范围更广,二手车车商的利益或将明显增加。
目前,从二手车的车源分布来看,更多车源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车源相对单薄且缺乏高质量的车源。罗磊认为,取消二手车限迁,一方面有利于推动车源的流通,激发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盘活二手车存量市场,提升二手车的交易量,形成规范化的市场秩序;另一方面,也会推动汽车行业减碳的发展。
瓜子二手车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晓宇表示,“对促进二手车经营主体规范经营、激活二手车行业发展潜力、提振二手车行业消费信任感与汽车消费产业活力都有关键的作用。”
优信集团在线用户中心总经理谭晓博认为,“中国二手车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给行业注入了强心剂,相信这些政策会给二手车消费带来新的活力,二手车从业者也会利用这些政策,积极改进技术,简化流程,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消费者也会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从而促进汽车消费。”
天天拍车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对二手车行业,特别是二手车跨区域流通领域再次释放利好信号。”
今年前五个月,我国二手车交易量690.7万辆,同比增长60.9%,比2019年同期增长22.9%。高峰认为,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87亿辆。随着汽车市场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升级换购在汽车消费中的占比逐步提高,二手车交易需求、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将成为拉动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华创证券分析认为,发达国家二手车交易量与新车销量比例一般在2.5:1,对比目前我国汽车市场近3亿的保有量,每年预计新增机动车约2800万辆,未来我国二手车市场的交易量有望超过4000万辆。与此同时,二手车市场已经开始从量到质的转变升级,一方面将会重构行业结构,另一方面升级向服务转化;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释放,二手车市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前夜。
全国流通提速,或为电商平台提供新机遇
6月24日,受商务部释放出的二手车交易等消息影响,优信盘前涨幅8.56%,报4.06美元/股;美股开盘后优信走强,涨幅超过10%。
业内认为,随着二手车限迁政策的取消,异地交易更加便捷,二手车市场有望更加活跃;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二手车流通企业,如二手车电商平台或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目前,二手车电商平台的模式发生改变,不再是“线上+线下”同重布局,相对而言更看重线上环节,线上和线下进一步融合。消费者可以通过二手车电商平台进行选车、购车;从二手车电商平台的特点来看,其面向的消费者没有地域的限制,车源流通范围更广。
天天拍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务部再提推动取消对二手车交易的不合理限制对于像是他们这样的二手车跨区域流通平台来讲是明显发展利好。该负责人表示其平台已有超过70%的二手车是异地成交。
王晓宇则表示,二手车已经成为汽车消费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传统交易渠道限制的不断解除与行业规范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为二手车电商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新一轮的的增长。
对于二手车电商平台而言,异地交易的便捷性以及依托互联网属性,可以打开全国市场的销售驱动,加速了二手车的跨区域流通,盘活二车手交易市场,极大地促进汽车市场大流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到2022年二手车在线交易量将有望达到827.7万辆,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9.8%。
此外,随着限迁政策的解除,有观点认为会繁荣二手车金融行业的发展。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二手车金融渗透率超过29%,随着全国性交易的更加便利,以及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二手车金融的消费群体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或将有利于繁荣二手车市场的发展。
不仅如此,业内认为二手车市场是汽车市场中最重的一环,其通过满足部分低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以及其他消费者产品迭代更新的需求,进而能够带动整个汽车市场的消费增长;同时也会让包括汽车品牌、汽车经销商集团等开始布局二手车业务,催生二手车经销商集团,更有望带动维修保养、保险等业务的发展。
二手车市场规模达到万亿级,但是长期以来二手车跨省流通存在约束。业内普遍认为,二手车市场的发展,限迁政策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跨区域流通不畅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意味着二手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增强流通扩大方位,有利于促进二手车市场乃至整个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手车限迁政策松绑不断加码
近年来,国内二手车的流通环境已经逐步发生了改善。
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取消已经实施的限制二手车迁入政策,但各地对取消限迁政策的理解不一致,标准也不统一。2017年1月,商务部和环保部发文统一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的标准;同年3月,商务部、公安部和环保部三部委首次就二手车限迁问题发函,要求各地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尽管当年支持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频出,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全年二手车跨区域交易在整个二手车市场总交易占比仍较低,全年仅在25%左右。实际上,真正促进二手车市场交易活跃,跨区域流通交易占比出现明显提升是在近两年。
有二手车经销商从业者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虽然取消二手车限迁说了很多年,但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地,只是陆陆续续有个别省市逐渐放开,今年可以发现国家层面对二手车解除限迁、异地流转更为重视。”
今年2月商务部办公厅印发的《商务领域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指引》中提出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除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外,不得限制符合在用车排放标准的二手车迁入。此次是从制度层面有针对性解决二手车异地交易周期长、不便捷等问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取消对二手车交易的不合理限制,并将其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4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加快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推动各地区彻底清理违规设置的二手车迁入限制,放宽二手车经营条件。
几天后的4月18日,商务部、公安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便利二手车异地交易的通知》,推动二手车异地交易、便利二手车转移登记、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等举措。
从6月1日起,上海、天津、太原、沈阳等20个城市已经率先实现转入地“一站式”办理二手车交易发票开具、转移登记等手续,实现二手车交易登记的跨省通办;到2022年6月底前,全省各市州全面推行小型非营运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措施。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5月5月二手车转籍比例为28.33%,转籍比例较去年同期增长了0.93个百分点;环比上月增长了0.63个百分点。
进一步激活潜力,未来市场或超4000万辆
从2018年以来,得益于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解除二手车限迁政策的省市不断增加,明显促进了二手车跨区域流动。商务部去年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已有大气防治污染重点区域外的25个省市明确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相关地区也先取消了在省内的限迁。
从卖方市场来看,由于二手车的流出、迁入受限制,导致限迁地车辆估值偏高问题得到缓解,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能够更进一步加速全国二手车车源的流通;从买方市场来看,消费者可选择性增加,车辆价格底线降低、高线升高,非必须报废车辆可以转卖他地;对于二手车车商来说,其经济效益是和消费者挂钩的,车源增加,面向的客户范围更广,二手车车商的利益或将明显增加。
目前,从二手车的车源分布来看,更多车源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车源相对单薄且缺乏高质量的车源。罗磊认为,取消二手车限迁,一方面有利于推动车源的流通,激发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盘活二手车存量市场,提升二手车的交易量,形成规范化的市场秩序;另一方面,也会推动汽车行业减碳的发展。
瓜子二手车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晓宇表示,“对促进二手车经营主体规范经营、激活二手车行业发展潜力、提振二手车行业消费信任感与汽车消费产业活力都有关键的作用。”
优信集团在线用户中心总经理谭晓博认为,“中国二手车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给行业注入了强心剂,相信这些政策会给二手车消费带来新的活力,二手车从业者也会利用这些政策,积极改进技术,简化流程,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消费者也会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从而促进汽车消费。”
天天拍车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对二手车行业,特别是二手车跨区域流通领域再次释放利好信号。”
今年前五个月,我国二手车交易量690.7万辆,同比增长60.9%,比2019年同期增长22.9%。高峰认为,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87亿辆。随着汽车市场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升级换购在汽车消费中的占比逐步提高,二手车交易需求、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将成为拉动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华创证券分析认为,发达国家二手车交易量与新车销量比例一般在2.5:1,对比目前我国汽车市场近3亿的保有量,每年预计新增机动车约2800万辆,未来我国二手车市场的交易量有望超过4000万辆。与此同时,二手车市场已经开始从量到质的转变升级,一方面将会重构行业结构,另一方面升级向服务转化;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释放,二手车市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前夜。
全国流通提速,或为电商平台提供新机遇
6月24日,受商务部释放出的二手车交易等消息影响,优信盘前涨幅8.56%,报4.06美元/股;美股开盘后优信走强,涨幅超过10%。
业内认为,随着二手车限迁政策的取消,异地交易更加便捷,二手车市场有望更加活跃;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二手车流通企业,如二手车电商平台或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目前,二手车电商平台的模式发生改变,不再是“线上+线下”同重布局,相对而言更看重线上环节,线上和线下进一步融合。消费者可以通过二手车电商平台进行选车、购车;从二手车电商平台的特点来看,其面向的消费者没有地域的限制,车源流通范围更广。
天天拍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务部再提推动取消对二手车交易的不合理限制对于像是他们这样的二手车跨区域流通平台来讲是明显发展利好。该负责人表示其平台已有超过70%的二手车是异地成交。
王晓宇则表示,二手车已经成为汽车消费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传统交易渠道限制的不断解除与行业规范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为二手车电商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新一轮的的增长。
对于二手车电商平台而言,异地交易的便捷性以及依托互联网属性,可以打开全国市场的销售驱动,加速了二手车的跨区域流通,盘活二车手交易市场,极大地促进汽车市场大流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到2022年二手车在线交易量将有望达到827.7万辆,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9.8%。
此外,随着限迁政策的解除,有观点认为会繁荣二手车金融行业的发展。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二手车金融渗透率超过29%,随着全国性交易的更加便利,以及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二手车金融的消费群体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或将有利于繁荣二手车市场的发展。
不仅如此,业内认为二手车市场是汽车市场中最重的一环,其通过满足部分低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以及其他消费者产品迭代更新的需求,进而能够带动整个汽车市场的消费增长;同时也会让包括汽车品牌、汽车经销商集团等开始布局二手车业务,催生二手车经销商集团,更有望带动维修保养、保险等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