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GDP破两万亿 2018年加码发展汽车产业
能源大省陕西将继续推动“大西安”发展,同时汽车产业将成为该省“工业调结构”的关键。
1月25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西安召开,陕西省代省长刘国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8年将继续“强关中、优陕北、兴陕南”的策略,同时推动汽车产量增长到80万辆,并为2021年汽车产能达到300万辆奠定基础。
GDP突破2万亿
刘国中在报告中提到,2017年陕西省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目标,全省追赶超越的步伐明显加快,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1898.81亿元,增长8%,突破2万亿元大关。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06.39亿元、增长11.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30810元和10265元、增长8.3%和9.2%,全部迈上了新台阶。
2018年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4%。
刘国中在报告中提到,过去五年,陕西经济年均增长8.8%,总量由全国第16位前移至第15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在全国的位次高于经济总量排名。
对此,西安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圣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目前陕西省仍处于“追赶超越”阶段,尽管陕西省GDP上两万亿,进一步确立了西北龙头地位,但从全国而言,陕西省仍排名中游。
王圣学认为,目前陕西省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第一是产业结构还没有完全从依靠资源、能源,转化到发挥先进制造业的优势上来;第二是大西安的辐射能力仍较弱。
从区域发展来讲,尽管西安市占陕西省GDP总量30%左右,同时西安是人才密集、技术密集的城市,但西安的辐射能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在关中城市群建设中,其他城市与西安发展差距较大。
基于上述问题,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两方面的思路。
首先就区域发展而言,2018年将继续“强关中、优陕北、兴陕南”的策略。其中重点是持续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推动高科技产业园区配套协作,壮大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总部经济,加快打造全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策源地。
其次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提出进一步做强汽车工业。
300万辆汽车产能计划
在2017年,陕西省汽车产=量突破61万辆的基础上,2018年拟定的目标是增长到80万辆。同时,2018年陕西省将加快打造包括汽车在内的一批先进产业集群,并“围绕2021年产能达到300万辆目标,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汽车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张宝通认为,就区域经济而言,陕西省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将进一步做大以西安为中心,包括宝鸡等地区城市在内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
“陕北主要依靠能源化工,关中则在装备制造业上实力强大,而且汽车产业链完整,是装备制造业中占比较大的一块,把汽车制造业发展好了,可以推动关中城市群更有辐射力和竞争力。”张宝通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仅在中西部地区,四川省、重庆市和湖北省都已将汽车产业列为工业的主要支撑。
就各省“十三五”的汽车产能规划而言,四川省提出了2020年400万辆汽车的产能目标,重庆市则在2015年就提出了2020年500万辆产能目标,湖北省方面,仅武汉市就计划到2020年将汽车产能提高到350万辆。而陕西省“300万辆”的产能计划,意味着该省也将加入这一竞争行列中。
自2010年陕西省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8.7%后,该省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下滑。2016年,陕西工业增加值增长6.8%,比2010年下降11.9个百分点。尽管2017年陕西省工业增加值达到8.2%,实现2015年以来最好水平,但其中的问题依然突出。
陕西省统计局认为,主要问题是陕西工业内部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相对落后,而重工业又以能源化工为主,受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增长压力显著加大。
2016年陕西省规上工业总产值排名前十的行业中,煤炭产业占比仍达到10.7%,高居第一位,有色金属产业以7.1%的占比排名第二。而将在未来几年大力发展的汽车产业,2016年的占比仅5.4%,排名第8位。
从2011年开始,陕西省一直处于“工业调结构”的转型过程中,即强调发展非能源产业。
陕西省统计局称,装备制造业是陕西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和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制造业发展和整体经济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陕西省汽车制造业已经在该省装备制造业中占比超过30%。因此,陕西省拟定的2021年300万辆汽车产能目标,实为推动该省工业调结构转型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