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 我们求证了更多细节
12月2日,搭载“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的深圳巴士集团公交车在深圳市福田保税区首发试运行。相关报道文章迅速在业内乃至公众朋友圈刷屏,并有业内人士就试运行车辆是否拿到路权、是否固定线路每天运行等情况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进行了问询,记者遂就网传细节及运行详情进行了求证。
有驾驶员干预 大致等同L3级别
据参与试运行活动的现场人士及活动相关参与方介绍,深圳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目前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并非真正的无人驾驶。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官网微信也指出,试运行的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上配备有一名驾驶员,时刻监控车辆运行情况,必要时及时进行干预。
另据海梁科技董事长胡剑平介绍,“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是一个无人驾驶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国产、自主可控的智能驾驶技术为基础,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车辆配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GPS天线等设备感知周围环境,通过工控机、整车控制器、CAN网络分析路况环境,能够实时对其他道路使用者和突发状况做出反应,已实现智能驾驶下的行人、车辆检测、减速避让、紧急停车、障碍物绕行、变道、自动按站停靠等功能,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完全符合公交试运行的要求,并且具备人工和智能驾驶两种模式,复杂路况下,可随时切换至人工模式。
因此,按照SAE International,即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的标准来看,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大致处于L3级别。
4辆车、试验线路、不向公众开放
据了解,此次试运营的阿尔法巴并非2辆,而是4辆,其中安凯客车和东风襄旅各两辆。试运营车辆均为电动公交车,单车17座,满载25人。
此前有报道称“全车共16处雷达”也是不准确的,速腾聚创(阿尔法巴系统的雷达供应商)内部人士向《中国汽车报》记者介绍,阿尔法巴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车载激光雷达发出探测点,以此识别周围环境,并高精度定位障碍物。该车共有两套雷达方案,一是在车头两侧倒视镜上各安装一个探测雷达,另一种则是在车头、车尾共安装三个探测雷达。因此,该内部人士澄清“并非16个雷达,而是采用了16线雷达(相比8线雷达,更为精准)”。
试验线路和站点也并非选取深圳已有公交线网的线路和站点。据知情人士介绍,路线选址在福田保税区的海边,该地区多为工厂和企业,行人较少,路况相对简单。线路被命名为“福保线”,沿途行驶金葵路-市花路-香樟道-红花路-金葵道,设有海梁、深巴、福田3个停靠站,单程约1.2公里,道路种类包括单向双车道、双向双车道、多个转弯、红绿灯、路边车辆停靠等等。
阿尔法巴的运行时速大概维持在10-30公里,据速腾聚创相关人士介绍,运行时间为上午9时至下午5时。线路目前暂未向一般公众开放,试乘对象主要是定向邀请的专家、媒体和客户等。此外,外界所传的“一元”票价也并不属实,阿尔法巴目前处于面对受邀乘客的免费运营阶段。
深圳巴士集团媒体联络人罗岚也向媒体强调,目前,这条线路只是处于“数据采集试运行阶段”,只对一些专业人士和受邀市民开放,免费乘坐。
上路合法性:3个月临时牌照
对于上路合法性问题,前述知情人士介绍,目前运营车辆都拿到了无人驾驶临时牌照,有效期为三个月。
对于三个月后是否能合法上路,其称要视情况而定:“深圳市政府对此很支持,但并未有明确说明”。
罗岚表示,这也是线路暂不对外开放的原因之一,因为在法律法规方面还有一定的障碍和流程,“线路正式设立在等市政府和交管部门的批文。”
商用智能驾驶领域成果不断涌现
事实上,由于相比乘用车,客车,尤其是公交车的自动化驾驶更容易实现和应用,商用车领域的无人驾驶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在研发或测试的无人驾驶客车有很多。仅在我国,宇通、金龙、金旅、安凯、福田、中车电动等多家客车企业均有智能驾驶客车产品,不少企业的产品也都进行过开放道路的测试。
2015年8月,宇通宣布其开发的无人驾驶客车完成开放路测,车辆从郑州市郑开大道出发,全程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到达开封市开远门站,总里程32.6公里,最高时速68km/h。
2017年6月,厦门金旅6.2米无人驾驶小巴在上海嘉定国际汽车城完成了2公里的场景测试。
2017年7月,中车电动12米智能驾驶客车在湖南株洲经过封闭环境2个月测试后,完成了开放路测,车辆在开放道路上行驶了近3公里,最高时速40公里。
2017年10月,百度与厦门金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于2018年7月小批量产无人驾驶微循环车,并在后续投入试运营。在日前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百度李彦宏表示,其和金龙合作推出的量产车没有方向盘也没有驾驶位,将于明年7月问世。另有厦门金龙相关人士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该款量产车技术开发已经完成,只等政策放开就可量产。
运营商首次深度参与 实际应用意义大
此次深圳智能驾驶公交车的试运行,与其他开放道路测试不同的是,这是国内首场以运营商为主导层面的开放道路落地试运行尝试,也就是从用户层面发起的无人驾驶研究,而并非是由一向在该领域起主导作用的互联网公司或整车企业发起,这在商用车领域实属首例。在公共交通领域,运营商的作用尤为重要,其的深度参与实际应用意义更大。
深圳巴士集团董事长余钢称,在启动试运行之前,搭载“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的深圳巴士集团公交车已先后在国乐科技园、南方科技大学、福田保税区进行了4个月的测试,累计测试里程约8000公里。经过前期测试,目前系统在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已经达到了公交试运行的要求。
考虑到“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包含有客流统计分析、智慧调度、安全评估与应急响应、智能充电、智能维保等子系统。而此次开放道路的运行时间计划至少3个月,试运行期间进行的交通、客流、智能驾驶系统运行等数据采集,对于无人驾驶公交车的应用推进颇具意义。
开展国家层面的框架研究和建立技术规范是当务之急
新能源和智能无人驾驶,无疑是当下汽车业最火热的话题。
?? 然而正在美国进行自动驾驶方面学术访问的重庆交通大学公共交通学者王健指出,在公共交通领域,开展国家层面的无人驾驶巴士的框架研究和建立无人驾驶巴士的技术规范是当务之急,到实际应用阶段应当还有一个过程。在此基础上,制造商进行的研究会更有意义,更有利于我国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而本次阿尔法巴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是参照欧洲未来交通系统(EBSF)进行规划的,其主要原因是在该领域我国政策空白、缺少整体规划,国内没有统一的参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