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严查路口交通 礼让行人成公交驾考内容
46路口试点严管严查;公交集团纠正行车违章违纪4889人次;礼让行人内容纳入驾考
一场轰轰烈烈的“礼让斑马线”专项行动正在北京开展。全市46个路口严管严查、将礼让斑马线内容纳入驾照考试、公交集团内部要求司机在斑马线前停车礼让……
公交集团充分利用行业稽查管理系统,加大对路口抢行、不礼让斑马线等检查力度,自4月份专项活动启动以来,开展各类行车安全检查17.9万车次,纠正各类行车违章违纪4889人次,经济处罚1202人次。
实施多种措施以及多部门联合推进,使这一交通文明行为快速“落地”。但也有人担心,严管就是一阵风,难以长久。交通管理专家段里仁坦言,礼让行人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一些发达国家交通文化的形成用了二十多年,而我国也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公交车带头停车礼让斑马线
7月13日中午,一辆103路公交从王府井大街向南行驶,快速转动的车轮推开热浪。在步行街北端的红绿灯路口,车缓慢停下,让行人先过,司机程来声隔着车窗挥了挥手,没几个行人注意到这个手势,十几秒后行人尽数通过斑马线,他继续启动车子。
停车、观察、挥手示意,这一套动作已经成为103路车队司机通过斑马线时的标准动作。两个月前,车队开始一轮礼让斑马线的宣传,200多名司机分批参与,安全检查员也会重点检查司机是否做到礼让行为。
这是一次全北京的整体行动。首都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礼让斑马线行动于4月22日启动,倡导党政机关车辆和公交车带头。
礼让斑马线,公交车带头。记者从北京公交集团获悉,862条常规公交线路加入全市开展的礼让斑马线行动中,通过车载监控、稽查暗访等形式监督公交司机,发现不“讲礼”行为将进行内部处罚。
其实,礼让斑马线并不是公交集团的新要求。开了十年公交车,司机王迎军一直严格遵守着“523”原则,即斑马线前50米开始减速、进站2秒后开门、乘客上车3秒后起步,并且将通过路口时的速度控制在每小时20公里以内。
程来声告诉记者,这次车队要求,驾驶员通过斑马线前要停车礼让,同时,司机要给出手势示意行人优先通过。这比以往的规定更体现“让”字。
交管局掀“史上最严路口”整治
此前,北京市交管局对外宣布,从6月15日开始,启动路口秩序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针对的就是群众反映强烈、易致乱致堵致祸的路口交通乱象,包括停车不越线、礼让斑马线等。
因为实施范围广、执法按照顶格处罚,这场集中整治被媒体称作“史上最严路口执法”。交管部门先期确定了这项工作在全市46个路口路段开展试点。
市公安局交管局副局长刘恕介绍,在这46个重点路口,交警对于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首先是警告、劝阻,对于多次违法、不自觉改正的会予以处罚。按照法规,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遇行人通过时,应当停车让行,未停车让行的,处200元罚款处罚,记3分。
此外,为从根源上加强礼让斑马线的认识,交管局车管所设置了100道题,将抽取其中50道涉及避让行人礼仪的考题纳入驾驶培训科目三的考试中。
据北京东方时尚驾校校长闫文辉介绍,礼让行人的内容首次加入到科目三的理论考试中,学员答题错误将无法通过考试。“我们很早就在科目三的实际路考中加入了这个概念。”他说,教练员带学员的时候,会提示缓慢通过人行横道。目前,北京市所有驾校都开始执行新的科目三理论考试内容,海淀区交通支队,还在上月组织辖区内驾校承诺“礼让斑马线”从驾考培训做起。
在一次宣传活动中,首都文明办一位巡视员表示,这次“礼在北京 让出文明”活动“没有终点”。
下一步,全市会推出100个路口进行先行试点,在倡导党政机关车辆、公交车辆带头基础上,推广到所有机动车辆,出租车、旅游大巴等运营车辆也要起到带头作用。
“礼让斑马线”行动在全国多地开展
北京这次轰轰烈烈的“礼让斑马线”行动不是管理部门突发奇想,也不是孤军奋战。
公安部于6月17日、6月22日,两次部署各地重点围绕不礼让斑马线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启动集中整治。究其原因,斑马线上行人的安全需要有制度性的保障。
公安部交管局统计,近三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总量的90%。
记者发现,此次集体行动,除了北京,宁夏、济南、昆明、西安等城市也展开了针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的整治工作,“罚款+记分”的处罚模式成为多地共同的治理手段。
据了解,浙江杭州市在国内率先推行了机动车礼让行人的管理,通过严格处罚以及公交等行业自律,一时间,遇到行人过马路就停车的习惯在杭城蔚然成风。在最初推行的两个月,当地交管部门就处罚不礼让行为5000多笔。
西单路口晚高峰少有机动车主动礼让
7月13日19时,晚高峰已近尾声,西单路口的交通却依旧繁忙。路口四角分别站有一名交通协管员,西南角上还有一名交警执勤。
在西单路口四周的非机动车内,在停止线上均设有拉动式隔离带,地面也明确标示有非机动车的禁停区和禁驶区。
在西单路口的西北角,由北向南行驶的机动车在右转时会与非机动车发生“冲突”,此时自行车、行人与右转机动车的指示灯均为绿色。两者时有交叉,不少行人都是“瞅准时机”就从车流中挤了过去。
“不是汽车不让人,你让一个,后面溜溜都是跟着的,一个灯就过去了。”
一位司机说,机动车可以礼让行人,但行人也要遵守交通规则,否则就是不公平。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西单路口东北角,当交通信号灯变绿时,右转的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同时起步,车流、人流相交叉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记者观察,主动礼让行人的机动车占少数,大部分已转入路口的车辆,在人群中缓慢通过,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记者在路口观察20分钟,多次出现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与非机动车的情况,但未见到交通协管员对涉事司机进行干预,也没有制止非机动车越线停车。
按照相关法规,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遇行人通过时,应停车让行,未停车让行的,处200元罚款处罚,记3分。
“处罚并不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其目的是使交通参与者对这项规定知晓并遵守。但推行机动车礼让行人,在中国还任重道远。
一些发达国家交通文化的形成用了二十多年,而我国也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交通是一种文化,不是某个管理部门一纸规定,一次整治就能形成的,需要通过大力宣传,使人们对斑马线代表的‘尊重生命权’有更深了解,从而形成和谐的人车关系。不管这种文化形成的难度有多大,都值得每一位交通参与者努力实现。”
——交通管理专家段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