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能“开”多远? 会解决出行需求和拥堵吗?

南方都市报 张艳丽 | 2017-04-17 09:59
分享到:
  昨日下午,深圳市福田区下梅林一个工业区停放着i-G O共享汽车,南都记者现场体验了一把。
 
  共享单车火爆伴随的问题,给城市管理带来不少难题。就模式类似的共享汽车而言,是否要就规模、市场准入规范、车辆安全、保险等问题未雨绸缪?
 
  分时租赁作为一种个体机动化出行方式,在全市范围大规模发展将大量占用有限的城市交通资源。
 
  眼下,这边共享单车引发的互联网出行大战硝烟四起,斗得难解难分。那边,与之模式相似但又不尽相同的分时租赁的“共享汽车”也在悄然兴起。无需人工服务,只要下载一个APP,就可以使用在路边或停车场内的一部宝马或奔驰,注册、审核、找车、下单、使用、还车,整个流程全部通过一个手机端完成,这是共享汽车分时租赁行业普遍采用的运营模式。
 
  前有网约车,后有共享单车,以两个为典型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出行方式的更迭,丰富了城市的出行个性,在为城市管理者带来考验和难题的同时,也推动了城市的管理建设。此前有专家指出,随着互联网+发展战略施行,在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碳排放诉求背景之下,国内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共享行业发展正当其时。
 
  分时租赁汽车虽然从商业模式上讲得通,但盈利前景不明,并且,行业门槛很高。它是否能借着共享单车的东风,走进城市改变市民出行习惯,成为下一个风口?
 
  起步
 
  早在2014年初,深圳就已出现分时租赁汽车
 
  事实上,早在2014年初深圳就已经出现分时租赁的汽车。2014年12月,来自北京的“TOGO途歌出行”共享汽车出现在深圳街头。
 
  由于借还自由开放,“15元租奔驰车”首先刷爆深圳人朋友圈,一时掀起分时租赁汽车热议话题。这一项目是为奔驰提供品牌支持,选择了与深圳大兴奔驰合作,主要针对腾讯这样的大客户,当时并未对外开放。
 
  或是有了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启蒙基础,城市对于分时租赁汽车模式的接受度超出企业预期,TOGO刚刚进入深圳时引发的热议仍犹如在耳。当初在深圳的试水投放,让名气并不大的“途歌”一炮走红,成为在深圳乃至全国最受关注的共享汽车品牌。
 
  途歌市场部负责人罗寒心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当天TOGO进入深圳刷屏的局面是他们也没想到的,当时深圳团队在试运营阶段,也仅是想探测市场情况。
 
  除此之外,目前在深圳运营的互联网模式的分时租赁汽车企业还有i-GO、PonyCar和联程共享,这三家均为深圳本土企业。
 
  与共享单车不同的是,分时租赁汽车最早兴起于国外。目前德国、美国、法国、日本、荷兰等国家基本上都有分时租赁企业。不过,与国内情况对比,国外的分时租赁智能化程度并不高。“有的还需要在类似于钥匙柜的地方取钥匙,在国内普遍都采取一个手机化的全程操作。”i-GO营销中心负责人陶传凯表示。
 
  昨日,南都记者体验了i-GO分时租赁汽车平台,整个过程全部通过手机APP操作完成,体验流畅。下载APP后通过手机注册,上传身份证和驾驶证件照片后,不到10分钟就通过在线审核。通过A P P查找附近车辆,再通过找车导航寻找到车辆。点击立即用车后,即可用APP开门使用车辆。昨日,南都记者驾驶车辆用时22分钟,用车里程3km,用车费用显示为47 .88元,减去优惠券折扣,实收27.88元。
 
  南都记者留意到,若用户在车辆附近,还可利用APP鸣笛、双闪找车。另外,南都记者驾驶该车辆驶出停车点时显示此前停车费39元,不过由于该车辆此前在指定网点停放,故直接免收停车费用。据了解,如果用户在非固定网点开出车辆,则需要先行垫付停车费,并在A PP上提交凭证报销。
 
  痛点
 
  车辆的增加与网点的增加不匹配,用户体验会降低
 
  不难看出,共享汽车的发展关键还是在汽车数量和网点匹配上。当有足够多的车,并且网点可以覆盖,用户在使用时才会有方便实用的感受。用户打开APP也常常发现周围无车可用,这会是很差的体验。
 
  今年1月,联程共享与深圳机场合作,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宝安机场站正式启动。由深圳机场提供租赁场地设置42个机场专用免费停车位,联程共享提供120台新能源车辆,为用户提供送车取车服务。
 
  另据了解,联程共享与机场、福田汽车站、龙岗汽车总站等交通枢纽,深圳水务集团、西丽大学城等单位,天安数码城、金地集团等物业也开展了多个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服务项目。
 
  借还车是共享汽车的痛点之一。“目前分时租赁企业包括在国外,更多的是以固定点位形式,其实抑制了分时租赁的发展。”陶传凯说,为此,i-GO采取铺设固定网点和在福田、罗湖、南山三个区域内任一合法停车场内都可取还车的方式。
 
  TOGO目前在深圳市的网点也增加至100多个,主要集中在南山区,罗湖、福田也有部分网点设置。网点作用主要是辐射和调度,方便进行地面运维,理论上说网点越多,辐射服务到的车辆越多,用户使用的便捷性也越高。按照这个逻辑,服务网点应该迅速发展才对。不过,目前看到几家共享汽车的服务网点数量增长都较为保守。
 
  “主要还是车辆增长的限制。如果车辆的增加与网点的增加不匹配,用户体验会降低。”T O GO市场媒体负责人罗寒心如是说。他解释道,目前在包括深圳的各大一线城市的网点布局本身不难,各个区域商圈对此都是非常开放和接纳的态度,甚至有主动联系加设网点的情况。
 
  但是,由于汽车属于重资产,一定程度限制了其数量的增加,加之其运维的成本相对来说也很高,所以汽车数量反而没有明显的增加。如果在汽车数量不足够多的情况下,在深圳各个区域增加网点,会导致车辆分散,调度难度增大。
 
  今年3月开始投放试运营的i-G O,目前投放数量100余辆。此前T O G O透露,2017年计划在深圳增加至500辆。根据目前的各分时租赁汽车企业的投放量来看,由于数量有限,用户实际的体验不容乐观,用户对于分时租赁汽车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和热情会持续多久不得而知。
 
  不过,陶传凯透露,i-G O计划在4月份投放更多车辆,5月中旬会向外界发布正式运营计划,“今年内会投放差不多1000台,达到覆盖整个深圳核心区。”
 
  风口
 
  共享单车的成功是否能复制出共享汽车?
 
  “分时租赁共享汽车受到关注,也是得益于借力共享单车的一股东风。”陶传凯如此认为。
 
  自2016年10月底,摩拜单车进入深圳以来,深圳互联网自行车迅速发展。截至2017年3月底,深圳已有7家共享单车企业,包括摩拜、ofo、小蓝单车、小鸣单车、优拜单车等,投放车辆约52万辆,注册用户量超900万人,日均使用量达250万人次。共享单车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与共享单车一样,分时租赁汽车也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兴租车模式。用户按个人用车需求和用车时间预订租车的小时数,可通过手机随时租用位于各大公共停车位的专用车辆,开到目的地后停在任意合法停车位后即可完成整个过程,费用以使用时间和里程来计算。
 
  与传统租车模式相比,分时租赁汽车的计算方式和使用方法都相对灵活,对时间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基于这样的互联网基因植入,分时租赁汽车会成为共享单车一样的爆款吗?
 
  “首先,汽车的门槛更高,也就意味着竞争数量不会特别多。第二,汽车更多的是瞄准精准的细分市场,只要把握好市场的精准定位获得目标用户的认可,在运营过程当中,就会走出一个差异化道路。”陶传凯认为,门槛和出行需求决定了共享汽车与共享单车的区别。
 
  有分析指出,分时租赁汽车相比网约车和共享单车,最明显的特点是“更丰富的产业链故事”———它渗透到汽车产业链的上下游,开拓了一个巨大的新市场。
 
  “今年3月开始投放试运营,目前投放数量100多辆。一个多月试运营,增加1000多用户左右。”在陶传凯看来,这样的一个用户数量增长还算可观。对于分时租赁成长为一个几百亿以上市值规模的企业愿景,陶传凯充满信心,“最起码根据此前市场调研,完全没问题。”
 
  “要是想让客户体验便捷,首先就要有足够量的投放。”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雪认为,分时租赁共享这种商业模式要成功并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必须建立在广泛投放的基础上。但王雪也认为,汽车广泛投放,本身就会存在许多问题。
 
  从目前来看,国内城市的汽车使用率低,闲置时间超长。有调查表明,一辆汽车的平均使用时间为每天2- 3小时,每天汽车的闲置率达到90 %以上,而汽车的闲置时间都需要占用城市的停车场资源。
 
  这为将来共享发展趋势做了某种铺垫。“所谓‘共享’其实是强调淡化所有权,把闲置资源运用起来。”罗寒心认为,目前共享汽车企业都各自拥有较重资产,汽车数量增加的难点正反映了这一点。不过,对于未来是否引进社会私家车的资源,目前TOGO还暂无明确计划。
 
  刚需?
 
  共享汽车会解决出行需求和拥堵吗?
 
  根据公开调查数据显示,10-100公里里程是用户需求最大、利润最丰厚的出行场景。此前,有业内人士指出,按照出行距离划分,20-100公里是分时租车市场。
 
  另外,国内“有本无车”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 .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3.1亿人。
 
  “这意味着有1亿多人有驾照,但是没有车辆开。”陶传凯说,目前在国内,特别是一线城市很多限牌、限号。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地区,其实通过私家车形式就可以满足大部分人出行需求。因此,从市场需求上分析,国内分时租赁要比欧美等国家强烈得多。
 
  王雪认为,短期来看,分时租赁模式能够解决部分用户的临时性出行需求问题。“如果大家以后通过分时租赁的方式分享一部车,是不是可以减少私家车购买意愿?”王雪表示,理想状态下,分时租赁如果极速发展是可以减少私家车购买的欲望,从社会角度来讲,可以降低私家车保有量。
 
  另外,向新能源车辆靠拢也成为分时租赁汽车的一大趋势。2014年底深圳对机动车进行限购,次年5月电动车不再属于限购行列。据了解,深圳3家本土分时租赁汽车企业都选择了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投入车辆若能充分使用新能源汽车,也是契合绿色出行理念政策。
 
  不过,王雪指出,分时租赁仍是小汽车的个性化出行,这一缺点是很明显的。
 
  “对深圳这样一个交通拥堵和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而言,公交出行和绿色出行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方式。共享分时租赁主要还是会造成道路拥堵负担。”王雪认为,共享分时租赁汽车更适合交通拥堵不怎么强烈的区域。
 
  不过,在陶传凯看来,共享汽车是基于目前城市交通出行压力,以及人们对出行体验文化升级的刚需。“我们一开始的切入点就是中高端以上的一个基本出行市场,所以前期投放的车辆也都是20万以上的车辆。”
 
  管理
 
  大规模发展将大量占用有限的城市交通资源
 
  共享单车火爆伴随的问题,给城市管理带来不少难题。就模式类似的共享汽车而言,是否要就规模、市场准入规范、车辆安全、保险等问题未雨绸缪?
 
  “目前运营当中已经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用户违章、车辆擦碰、不按照章程操作、恶意逃单件等。”陶传凯透露,因为定位目标人群素质相对较高,类似案例比例并不算高。同时,企业借用监控、G PS定位、行车记录仪等也能很好地解决类似问题。
 
  王雪则认为,发展共享汽车与共享单车不同,“小汽车广泛投放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我个人持谨慎观望态度。”
 
  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公共交通局也回应称,共享汽车不是一个严格规范的定义。
 
  深圳市交委公共交通局表示,按照《安全生产法》、《广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没有特定驾驶人员的汽车租赁和分时租赁,应作为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的补充,为社会公众个性化出行、商务活动和旅游休闲等非通勤出行提供多样化选择。
 
  深圳作为高密度的超大城市,道路空间资源紧缺。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应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适度发展出租汽车,规范引导个体机动化车辆的合理使用。
 
  “分时租赁作为一种个体机动化出行方式,在全市范围大规模发展将大量占用有限的城市交通资源。我们鼓励集约化出行方式和资源共享,不仅是共享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共享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提高道路的利用效率。因此,应促进分时租赁适度、规范、有序发展。”
 
  对于在深圳市范围内进行分时租赁运营的公司,深圳市公共交通局表示,将按照《安全生产法》、《广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车辆的技术和安全进行严格的要求。
 
  对于在深圳市范围内进行分时租赁运营的车辆,首先须符合《广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第四十条规定“汽车租赁经营者应当使用自有车辆从事租赁经营,租赁车辆应当为十二座以下小型客车,车辆行驶证件齐全有效,并装备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要求;其次,提倡分时租赁车辆使用纯电动汽车。
 
  目前,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针对共享汽车监管问题,已经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待进一步完善后将按程序予以发布。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