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号或拍牌,一道头疼的选择题

华夏时报 | 2016-07-18 10:38
分享到:
  这是一块普通的铁皮,规格为440mm×140mm,但其单价已超过8万元,比每平方米3.5万元的二手房均价还要贵37倍——这便是沪牌。不过,在一牌难求的上海,即便是这个价格也是让人趋之若鹜。数据显示,上海6月份车牌投放数量为11546,投标人数为275438,中标比例为1∶24。竞争者众多,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这也是5年里沪牌成交均价上涨了2万多元的原因之一。
  这就是市场化配置方式,而北京很可能在摇号政策实施6年后将这一方式引入。日前,北京市交通委在官网发布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根据《规划》,2017年底将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控制在600万辆以内,2020年控制在630万辆以内。这意味着,2018年至2020年机动车增长规模将控制在30万辆左右,平均每年增长小客车约10万辆,购车指标比现在减少约三成。其中,新能源车的比例将在目前四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是购车指标的缩减,一方面是摇号池里不断增多的编码。在北京,“一个年轻人到终老的一天都摇不上号”的说法决不是妄言。截至今年6月,北京普通小客车基准中签率已达到725比1,申请人数约270万人,而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2170.5万。此时采用市场化配置手段,或许将破解这一尴尬。北京市副市长张工近日表示,目前政府和专家正在进行新的限购政策研究,是否采取摇号加拍卖方式,明年上半年将有定论。
  那么,车牌拍卖在北京到底可不可行?其实早在2012年,就有消息称北京要实行车牌拍卖,并称“1万元起拍9万元封顶”。“拍牌好还是限购好?”对于京沪目前不同的汽车购买政策及网传新政,有业内人士表示,拍卖比摇号更好,“但更好的方法是学伦敦收交通堵塞费,不收牌照费。”但该人士还有另一层担忧:北京和上海的一个区别是,北京的公交车比上海要多很多,这些车对于任何价格机制均不敏感。同时,上海的拍卖制度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苦了车主肥了黄牛。据消息称,早前有关部门曾对车牌价格在4万元处设防,但由于需求强烈未能控制住,此后,牌照价格便如脱缰之马。
  对于政策调整的方向,北京工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陈艳艳表示,不同城市采取不同政策的背后都有其文化和政治背景。在南方的一些城市,公众比较习惯用经济手段解决问题,用市场化的方式来去调节。相对来说,北方更习惯偏行政的方式,公平使用公共资源,如果仅仅是因为有钱就能开车,在北京这样的城市社会反对声音会比较大。在她看来,将来北京的交通管理政策肯定会多样化,行政色彩会逐步淡化,也可能部分借鉴上海的拍卖制方式,“但北京不可能完全放弃行政手段只依靠拍卖牌照等经济手段,这不是北京的风格”。
  如果和广州一样,京牌也采取摇号加拍卖的混合方式,会有多少准车主愿意为拍卖指标埋单?目前在北京市场,租牌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而不少4S店都能为急需车牌的车主解决上牌的问题。比如某豪华品牌车4S店,明确表示“租牌费用为每年1.5万元,合同5年一签”,但前提是需要一次缴纳5万元押金。也就是说,要想上牌,必须额外准备出12.5万元的资金,而据知情人士透露,5万元押金基本无法退还,每年4S店会通过涨价等手段,将5万元吃掉。显然,高价租牌并不适合普通车主,要知道12.5万元完全可以买一辆卖得正火的1.6L朗逸了。同样,对于豪车车主来说,租牌也并非一劳永逸,短期合同和可能产生的各种纠纷,让心理安全大打折扣。
  由此看,拍牌也许是一种不错的手段。但问题是,北京累计的270万正在摇号的车主,即使仅部分拥入拍卖市场,想必也是一番人头攒动的景象。从之前两次的法拍车拍卖情况看,几千人抢一个车牌已成常态。
  摇号还是拍牌,对于准车主来说是个两难的选择,或者说是无从选择。无论是强制的行政干预,还是看似公平的市场化机制的介入,对于北京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和不断增长的购车需求来说,都是饮鸩止渴。有专家表示,随着地铁、公交车等公共出行方式的便利,以及一些配套政策如停车收费、拥堵费政策的完善,让理性出行成为主流,通过对机动车使用量的调节,才能达到汽车拥有量与交通路况的和谐共处。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