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将向长安铃木输出车型和平台

京华时报 李业超 | 2013-11-28 10:26
分享到:
  针对长安乘用车无法盈利、单车利润低和产能受限的尴尬,长安汽车党委书记、集团副总裁朱华荣认为,通过与长安铃木这样的集团合资企业合作,通过代工或共享平台等方式来分担研发费用,扩充产能,以此逐步盈利。
  难耐7年无利之痒
  2006年刚问世的长安乘用车依靠着微车的强势,不需要马上盈利。然而随着微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长安微车只得以薄利多销来求生存。于是长安将重点转移到乘用车领域,但乘用车高昂的研发费用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瓶颈。
  “价位比较低的车型,单个平台下的车型销量要达到10万辆才能达到盈亏平衡,而价位稍微高一点的车型,销量也要达到6万辆才能盈亏平衡。”朱华荣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依靠来自于长安福特的利润,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巨额研发费用必须尽快通过销售规模扩大来分摊,单车利润才能提升,从而达到盈利。然而为了保证平台的成功率,扩大销售规模不能通过过多的品牌和平台来实现。因此,通过与合资公司合作成为了一个突破口。
  推出两条合作之道
  据悉,长安计划在2016年形成轿车、SUV、MPV、跨界车四大自主乘用车平台,推出15款产品。而长安旗下合资公司长安铃木一直苦于产品短缺,先后只引入了羚羊、奥拓、天语、雨燕等四个系列产品。此前,长安新奔奔将由长安铃木代工的消息不胫而走,虽然长安铃木公关部人员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尚不知此事,但朱华荣在广州车展上并没有否认记者提出关于长安乘用车与长安铃木合作的消息。
  “目前大体上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将长安乘用车的产品放到合资企业去代工。这样是既解决了长安乘用车产品线庞大,产能不足,又解决了合资企业产品不足,产能有富余的问题。另一种合作方式是长安乘用车和合资企业共享平台,一起开发产品,分担研发经费,由合资企业生产。”朱华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上述两种方式正在推进阶段。京华时报记者李业超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