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用产品力感化消费者

21世纪经济报道俞凌琳 | 2013-11-20 10:14
分享到:
  “无论宣传也好,推广也罢,最终还是要靠消费者的体验营销,要靠品质,转化为品牌。”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表示,在下一阶段,自主品牌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把资源节省下来,真正在研发、生产中打造过硬的产品,让消费者有理由“投票”。
  对品质的坚持使长安成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一匹黑马。数据显示,今年1-10月长安乘用车累计销售达到41.28万辆,同比增长70%,成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增长最快的企业。
  不过,由于长安汽车从微车做起,难免使长安面临的是品牌影响力不够,即便是在乘用车销量已达到20万辆,且在行业内口碑不错的情况下,很多消费者对长安的理解仍然是一家微车企业。突破品牌瓶颈成为张宝林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题。
  张宝林一直将长安做乘用车称为:“摸着石头过河。”长安只能慢慢来,一步一步做。
  为了实现前期在品质上的提升, 长安汽车本部将销售收入的5%,高的年份将8%-9%,投入到研发中去,十一五期间已经累计投入160多个亿,并五六千人的研发队伍。
  与此同时,长安在质量标准上全面对标自己的合资公司长安福特,并推出了自己的CQIP(Changan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制度。从2003年起用八年的时间搭建起了一套“五国九地”的国际研发体系:意大利的都灵负责车身设计与造型,日本的横滨负责内饰,英国的诺丁汉负责动力总成,底特律负责底盘等。
  针对自主品牌相对薄弱的NVH(汽车噪声与振动),除了引进较先进的硬件设施外,长安汽车还盛情邀请,以国家“千人计划”方式聘请到了前福特的NVH专家,也是该领域著作《汽车噪声与振动》的作者庞剑博士担纲长安的NVH改进。
  一步步的投入,长安的产品也从奔奔时代、悦翔时代进入到逸动时代,长安的轿车这三款车分别代表了长安在性能上的进步,也见证了长安车一步步接近合资车水平的历程。
  相信投入总会有回报,“现在我们已经从小车走到中级车领域。”张宝林说。长安乘用车坚持的发展逻辑是:在日益成熟的消费市场中,消费者也越来越成熟,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必将转化为产品力,继而通过产品力被消费者接受,来提升长安的品牌力。
  “未来我们将以每年2-3款的新品投放市场,将我们的科技研发专利逐步转化为真正为消费者带来实用价值的产品。”张宝林说,“坦率地讲,消费者对我们还有担心、还有疑问。但相信随着产品真正面世,消费者的观念会逐渐转变。”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