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丕杰下个五年:一汽大众产能冲关200万辆

经济观察报 杨小林 | 2013-10-12 11:09
分享到:
  9月下旬的一天,一汽-大众为规划年产36万辆整车的佛山工厂一期项目举行投产仪式,在庆典仪式上现身的除了即将在新工厂投产的大众全新第七代高尔夫,还有履新一汽-大众董事、总经理刚满5个月的张丕杰。
  投资130亿元建成的佛山工厂一期项目的投产,无论对张丕杰还是他执掌的一汽-大众而言,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现年52岁、已在一汽集团工作满30年的张丕杰,在今年4月被调任至一汽-大众担任总经理。从出大学校门就进入一汽的张丕杰,30年间的履历遍及技术、财务、采购和管理等关键岗位,尤其在成本核算和资金预算方面轻车熟路。在履新一汽-大众之前,张已在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000800)担任了8年的总经理。
  在张丕杰前任安铁成的时代,一汽-大众仅用6年左右时间就实现了产销规模从25万辆到130万辆的大跨越式发展,而旗下奥迪和大众两大品牌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更是屡屡刷新合资公司的业绩报表和盈利数字。因此,从自主乘用车板块一汽轿车转战合资板块一汽-大众,张丕杰在抓住难得机遇的同时,在如何驾驭全局上也面临极大挑战。
  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张丕杰将这种挑战归纳为如何在做大企业规模的同时,做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这种能力除了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还包括整车研发、人才培养、渠道服务、经销商培训和区域营销,甚至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而持续构建这些体系能力,正是张丕杰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
  在产销规模上,一汽-大众在主流合资整车企业当中奠定的“第一阵营”地位短期内难以被撼动。今年前8个月的销量数据显示,一汽-大众已完成100万辆产销规模,如果不出意外,年底前达成既定的150万辆产销计划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按照张丕杰的预计,随着投资150亿元的佛山基地二期启动,一汽-大众2015年可确保180万辆目标无虞。
  作为业内公认的盈利能力最强的整车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在过去三年里一直备受产能困扰。随着佛山工厂一期项目的投产,一汽-大众潜心打造的长春、成都、佛山“铁三角”的产能布局已具雏形。
  访谈
  经济观察报:继佛山之后,一汽-大众是否考虑在其他城市再增设更多的生产基地?
  张丕杰:到2015年,长春基地产能贡献会趋于稳定,年产能有望达到90万辆,成都基地到2015年可以实现54万辆,稍微扩充可以到60万辆,佛山到时能够达到30万辆。这样来看,一汽-大众2015年的180万辆产能规模是基本能够保证的。
  佛山分公司的二期项目很快将启动。目前相关的审批工作也已经完成,二期的建设很快就会展开,规划产能同样是30万辆,投资150亿元的水平。这三大基地(长春、成都和佛山)未来产能完全释放后将超过200万辆,支撑一汽-大众的发展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生产布局的进一步的想法,我们认为还是要跟着市场走,我们会在适当的时候考虑是否要建设新的基地。
  经济观察报:产销规模提升到一定程度后,一汽-大众如何应对售后服务方面面临的挑战?
  张丕杰:售后服务方面是一汽-大众要花大力气提升的地方,我们第一步是在培训方面加大力度,加强了在服务方面的培训。另外,为适应国家即将出台的三包政策,一汽-大众也加大了投入,率先实行了“三包”。
  今年年初,大众品牌整个机构做了调整,全国4个区变成6个区,我们在区内专门增加一个服务总监,这也说明一汽-大众在产品服务方面在做更大的投入和努力,同时争取更好的效果。
  经济观察报:作为整车合资企业,一汽-大众要做强的关键在于提升哪些能力?
  张丕杰:首先是要坚持大众集团在全球的先进标准,然后进行全价值链本土化。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从什么地方做强。刚才我讲到研发,合资企业不是不用做研发,一汽-大众肯定要做研发,而且要深入地做研发。
  作为一个合资企业,一汽-大众的研发体系也是德国大众全球研发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且中国市场跟德国市场有非常大的差异,中国消费者跟德国消费者也有大的差异,不做本土化研发不可能。所以一汽-大众的车型,比如迈腾,不是直接拿德国的车型来加长,而是做真正的本土化开发。
 

合作伙伴